“目前,应用技术推广不到位是细菌药剂市场的主要问题,特别是溃疡病难以根治,使广大种植户误认为细菌性病害无好药。” 广州市志信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文敏在接受农财宝典记者采访时表示,近几年,随着柑橘行业的不断扩张,消费者对柑橘品质要求亦相应提高,溃疡病严重影响果实品质,成为果农“心头病”。
广州市志信农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聂文敏
南农:公司主打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产品有哪些?其差异化优势与效果如何?
聂文敏:作为目前铜离子含量较高的无机铜制剂产品,可力得101(77%氢氧化铜WP)是公司防治细菌性病害的主打产品,在防治柑橘溃疡病上具有优秀效果。其采用科学环保的杀菌工艺,无残留无公害,多位点作用使细菌真菌无法产生抗性。高含量的氢氧化铜可湿性粉剂更耐雨水冲刷,持效期长久。可力得101主要用于柑橘溃疡病重发的桔园,同时适用于幼树周年溃疡病管理以及柑橘种苗基地无毒性化栽培管理。
南农:目前公司的主打产品推广情况如何?重点在哪些作物上使用?当地农民对作物细菌性病害防治的态度如何,常见手段有哪些?
聂文敏:通过试验表明,可力得101在柑橘溃疡病、番茄早疫病、细菌性髓部坏死病上的推广效果较好。例如在沃柑溃疡病重发区广西扶绥县和武鸣区,连续2次使用400-600倍液的可力得101喷雾,即可有效防治初发或重发的柑橘溃疡病,防治效果明显优于同类无机铜制剂。尤其是在种苗基地与幼年树管理,建议全年使用可力得101来防控柑橘溃疡病以及细菌性病害的传染与爆发。
由于混配方便,在前期细菌性病害防治上,农户主要采用有机铜类或抗生素类药剂,但防效往往不理想。药剂安全性是农户较为看重的,可力得101防治柑橘溃疡病安全高效,获得广大柑橘种植户认可。
南农:这两年,市场对细菌性病害的关注度是否有所下降(新登记产品不多),您认为是什么原因?
聂文敏:近两年,市场对细菌性病害的关注度并未下降,相反细菌性病害防治市场需求还在继续增加,各大企业都在深度挖掘细分市场。新登记产品不多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是没有新的化合物,二是农药登记成本大大提升,同类竞品太多,细分市场机会明显下降。
南农:目前国内细菌性药剂鱼龙混杂,作为使用者,农户应如何辨别并选择产品?
聂文敏:首先选择大公司大品牌或者经受应用考验的药剂。作为使用者,要学会观察使用效果,如果连续使用2次都未见明显效果的药剂,不能再作为细菌性病害的主防药剂。
南农:有人说在国内市场,有机铜最终将替代无机铜,您怎么看?下一个细菌药大单品可能是(或具备哪些特点)?
聂文敏:基于混配的安全性,很多人愿意推广有机铜。但基于防治效果,无机铜有着明显的优势,这也是可力得101使用20多年来依然经久不衰的原因。特别是在柑橘溃疡病防治上,防效非常突出。
近几年,企业为了规模效应都在追求大单品,其实细分市场上由于防治时期不同、混配要求不同、病害轻重程度不同,每个细菌性产品都有独特的机会与作用。
南农:在国家减药增效的政策背景下,细菌药可在哪些方面做文章?(复配、剂型创制等?)您认为企业该怎么做,才能避免陷入红海混战?
聂文敏:国家的减药增效,并不是一味追求混配复配,而是要根据不同作物,不同病害防控需求与难度,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策略,每个企业都应做好产品的技术应用总结与推广工作,在细分市场上走出适合自己的营销模式。
南农:防治细菌性病害,除了用好农药产品外,还有哪些关键技术?在打造“星品新技”上,您有哪些心得?
聂文敏:细菌性病害防治除了使用药剂,还要做好植物检疫,防止疫区的带毒苗接穗进入无病区。同时注意清园工作,病枝病梢病果要及时清除,做好虫害防治工作,防止跨树传染。农事工具要进行消毒,建议使用300倍的可力得101。打造“星品新技”本是一个渐进过程,需要大量的田间示范与应用推广,但在互联网时代,借助多媒体也是一个实现应用技术快速推广的好手段。
作者丨南方农村报记者 刘庆乐
编辑丨农财君
报料丨020-83003400
南方农村报丨农财网农化宝典